王晓华祖籍山东,出生于上海,后随父母从上海迁到广西,1970年进入柳工时只有十七岁,就被分配到工作条件最差,人人都不愿去的铸造车间工作。30年下来,从基层干起,履历完整,一步一个脚印,一直做到企业的最高领导人,深受全厂干部职工信任和拥戴。多年的工作实践,养成了他扎实稳健的工作作风和性格做派,用“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和气斯为大志”来形容最贴切不过。

面对危局,王晓华没有急于给出自己的药方,而是用了两年时间进行了不间断的调研和思考,并数次在全体员工中组织了思想解放的大讨论。经过几番思量和沉淀之后,柳工未来的发展蓝图在王晓华脑海中渐渐成形:一方面,持续深耕国内市场,争做国内重工行业的王者;另一方面,必须转换思想,改变管理模式,向国际进军。

王晓华觉得想法基本成熟,是时候端上桌了。

2002年1月份,柳工董事会。董事们端坐会议桌的一侧,另一侧是柳工的一众高管轮流报告全年的业务目标和计划。之后的议题是战略研讨,讨论柳工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大家七嘴八舌地提出各种观点看法,最后,王晓华站起身来,话语不多,但字字掷地有声:“今天我的意见只有一句话:柳工要向世界进军,建设开放的国际化的柳工。”

会场顿时一片安静。毕竟,对于当时的柳工人来讲,国际化还是一个太过陌生的概念。王晓华对于这些下属再了解不过,不说话,不代表没有不同意见,不发问,不代表没有问题。

慢慢的,有人开始开腔了,“我们的国内业务还问题成堆,为什么要搞国际化?”“国际化怎么干?开放的国际化的柳工,‘开放’怎么去定义?这个‘国际化’又该如何定义?”“国际化,我们行吗?......

大家的问题并非毫无来由,要知道,当时的柳工,国际业务几乎还是一片不毛之地。虽然每年都有一些产品出口海外,但具体卖到哪里?卖给了谁,客户满意与否,大家并不清楚。很多高管还从未曾走出过国门。疑惑、争议与质疑的气氛,在会场中不断升腾、蔓延。

“我觉得柳工的管理班子都是非常实在的人,虽然很多人对发展有不同的看法,但我们还是想实实在在地做事,实实在在地把企业搞上去”,王晓华回忆道。

王晓华把目光投向了曾光安。这位年轻的总裁起身说道,“我支持董事长的意见,国际化应该是柳工未来的出路。我们的成本优势在国内不够明显,但是走出国门,和国外同行相比,我们的成本性价比优势就非常明显;回过头来,我们在国外市场学习的本领又会帮助我们在国内建立竞争优势。

目前国内激烈的竞争大家都感受到了,但还没有中国企业在认真开发海外市场,这恰恰是给了柳工一个机会。给我们三年时间,在别人还没缓过神来之前,就能够在海外市场建立起领先优势。

国门已经开放,而开放是双向的,为什么别人的东西能进来,我们的东西不能出去?柳工,就是要做一匹走出去的狼!“

两位主要领导态度如此明确,与会人员也就无话可说。讨论的方向就转向了怎么干的问题。国际化说起来容易,听着也提气,但到底怎么做呢?问题又回到了王晓华那里。王晓华道出了大实话:“国际化具体怎么走,怎么干,我也不知道。但是必须干,干了再说!很多事情不都是这么试出来的吗?如果没有敢想敢试的精神,哪有柳工的今天?大伙儿尽管干,干成了功劳是你们的!干不成了责任算我的!”。

在提出国际化想法之前,王晓华已经向多次两位主要助手集团公司总裁冯立和股份公司总裁曾光安交换过意见,并得到了他们的一致认同,尤其是曾光安,时年刚刚37岁,思维敏锐,雷厉风行,英语功底深厚,能够直接阅读理解国外市场的英文资料和技术文献。这些优势让他对国际市场特点和全球行业竞争的理解远远超出国内同行,自然对王晓华提出的国际化战略高度认同。

在2002年的上市公司年报中,柳工第一次向外界以白纸黑字宣布了“打造开放的、国际化的柳工”的战略目标。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同凡响的提法,为柳工的未来布下了了一个大手笔的布局谋篇。

国际化的战略定位,对外,把目光瞄准海外市场和国际标杆企业,将柳工一步一步拉出了国内低端价格战的泥潭。对内,高远的目标有利于凝聚厂内人员的共识,为解脱体制的包袱和单一产品的问题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途径。这一战略目标,为柳工后来实现产能突破,全系列产品研发,挺进东部等战略动作提供了指针。

柳工国际化战略的提出,在当时的工程机械行业确实是独树一帜,比其他同行至少早了三年。多年之后,多位柳工层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依然记忆犹新。

而在工程机械行业协会副会长苏子孟的眼中,“在当年的大环境下,这真的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想法,当时业内很少有人具有这样的战略意识和眼光。柳工,绝对是行业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柳工的带动下,而后,诸多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也相继提出国际化的目标。”

在全球观察者的角度来看,柳工当时提出的国际化战略影响极为深远,足以影响这家传统企业几十年的命运。OFF-HIGHWAY RESEARCH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研究机构,总裁DAVID浸淫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数十年,深深了解全球巨头们的全球布局策略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企图。他的评价更加一针见血,“如果柳工当时不提出国际化的战略目标,也许过不了几年就不复存在了,最终摆脱不了被外资品牌的收购的命运。或者仅仅成为外资品牌的一个外包工厂而而已”。

本文节选自知名国际业务实战专家、出海领航创始人 黄兆华先生所着【出海三部曲】第一部:《柳工出海-中国制造的全球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