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超级全球化到全球化再平衡

全球化已经走到尽头了吗?

冷静分析,如今的政经环境确实复杂严峻,但今天的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是高度相互依存的关系,其紧密程度已经不可能完全割裂它。有研究者认为全面逆全球化的成本对每个国家而言都太大了,巨大到几乎不可能做这样一种完全逆转式的激进工程。

从全球范围来看,与全球化相关利益攸关者群体的数量远大于受损者,所以全球化有基本支撑力量,反全球化的政治运动基本上是少数,而且多数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超出这个范围以外,其实没有巨大的政治力量,不管是在中国,印度还是巴西,还有很多中小型的欧洲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其实都认为自己没有别的选项,必须要融入全世界的经济,而且要维护这些原来很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多边体制和国际规则。

2019年5月31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先生发表公开演讲,阐述了新加坡的主张:

“各国必须适应一个更具影响力的中国。大家必须接受中国会继续壮大的事实,并且了解阻止中国不断强大是不可能的事,更非明智之举。

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也拥有合理的利益和期望,包括开发本土的高端科技,如资讯通信和人工智能。作为国际体系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中国必须能在国际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扮演恰如其分和具建设性的角色,否则它会另起炉灶。

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所必须做的调整最为艰难。无论这项工作有多艰难,如果美国能取得新共识,让中国的期望融入现有的规则和规范体制,这将为两国带来好处。我们必须为多个领域拟定新规则,包括贸易、知识产权、网络安全和社交媒体。中国会希望对这些改变拥有话语权,因为现有的规则是在以前拟定的,中国当时没有参与。这是个合理的要求。

最重要的是,美国和中国必须和其他国家合作,共同提升而不是颠覆国际关系。要实现这点,中美两国都必须从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才能更清楚了解彼此应如何协调各自的利益。

如果双方把争端纯粹视为贸易问题来处理,我相信它们的贸易谈判代表将能够解决问题。但是,如果某方想利用贸易规则来打压对方,或认为对方正试图这么做,那么这场纠纷将无法化解,而其后果将远比国内生产总值的损失来得惨重。

竞争不该演变成冲突。我们希望中美两国能找到具建设性的合作模式,在竞争的同时,也在各个重要课题上展开合作,共创双赢。

我们这一代必须共同努力,才能在最大限度上确保每个国家都会以睿智和勇气作出正确的抉择,并支持经济开放和一体化,同时保存以及扩大我们共同所取得的进展。”

人们由衷期望政治家们能够拿出足够的智慧和勇气管控危机,避免走向全面对抗的悲剧性局面。

人们期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博弈与磋商,世界重新进入一个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平衡期,在国家政治利益和全球经济逻辑之间重塑平衡关系。

未来,我们需要的不是最大限度的全球化,而是更有智慧、更具包容性、更加和谐共生的全球化。

本文节选自知名国际业务实战专家、出海领航创始人 黄兆华先生所着【出海三部曲】第二部:《出海•征途-解码中国企业全球化之道》